游客
题文

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符合“1+1=2”的是(  )

A.1mL酒精与1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

B.1g碳和1g氧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D.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物( P M 10 )、细颗粒物( P M 2 . 5 )、 S O 2 N O 2 O 3 C O 6 项指标,某同学对 S O 2 N O 2 O 3 C O 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O 3 属于单质
B. S O 2 N O 2 C O 都属于氧化物
C. S O 2 N O 2 中都含有氧分子
D. S O 2 N O 2 O 3 C O 中都含有氧元素

"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A. 食盐做调味品和防腐剂
B. 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
C. 汽油洗除衣物上少量油污
D. 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乙是反应物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
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X Y Z 三种金属,把 Y 投入 X N O 3 2 溶液中, Y 表面有 X 析出,若分别将 X Z 投入稀硫酸中, X 表面有气泡冒出, Z 无变化.则 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Z Y X B. Y X Z
C. X Y Z D. X Z Y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