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以验证猜想     ;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满载排水量越     (选填"大"或"小"),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

(2)分析图中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E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       kg/m 3

(3)实验中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A.

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B.

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C.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D.

用合力代替同一物体上所受到的几个力。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 力(选填“省”或“费”).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3)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4)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1)按照如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 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图中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 有关.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 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 ℃.
(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 倍.

如图所示,老师将废弃灯泡的玻璃外壳小心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心,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心与一盏
“220V 40W”的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此时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心,当玻璃心发黄变红时,灯泡 (选填“能”或“不能”)发光.这个实验说明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目的是探究小车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若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小车对木块 越多,从而判断小车的动能越 (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