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2)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   

(3)[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燕山春暮
明·张羽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
诗歌一、二句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暮春之景,有何作用?(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体诗最忌讳词语的重复使用,但本诗三、四句的两个“江”字和两个“归”字却用的恰到好处,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欧阳修的《蝶恋花》,完成后面三道题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杨华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本词颇有意境,请从“深”、“堆”二字中任选一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阅读宋代周邦彦的《春雨》。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注】①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花外时时落一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写出并赏析它的妙处。
有人说此诗“不言喜而喜情自见”,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喜”春雨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古诗阅读】
清平乐 · 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本词情景交融,王氏庵的景象和词人的心情即相融会,增强抒情效果;一句 “”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不仅推进词人情感的发展,而且前后对比,突出重点。(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