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①)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②)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侮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③)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④)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⑤)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______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
⑵全队的人都被那驼步声和这嘶喊声,_____得落下热泪,谁也不肯再向前走一步了。
⑶这样的草原,将使人____生命的苍白,将使人抓住美丽的瞬间。
A.悠荡震撼顿悟 | B.游荡震撼醒悟 |
C.游荡震颤顿悟 | D.悠荡震颤醒悟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A.弥漫焦灼(zhuó)入不敷出(fū)匮乏 |
B.沉湎荒谬(miù)吹毛求疵(cī)浩瀚 |
C.契约驰骋(chěng)潜滋暗长(qián) 无垠 |
D.窒息秀颀(qín)阿谀奉承(ē)浮燥 |
(8分,每小题2分)
阅读《谈生命》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4。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对于“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的差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者涉及到对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后者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 |
B.前者宜用准确的语言总结出结论性的东西;后者则可用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
C.前者适合表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后者则通俗易懂地告诉读者何为生命。 |
D.前者是下定义,要有科学性;后者则更突出其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 |
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描写了“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
B.“一江春水”在这里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 |
C.选文借“一江春水”阐述生命是一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 |
D.“一江春水”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表现过程的平静和温柔的特点。 |
结合前后语句,对“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大雨 | B.激电 |
C.迅雷 | D.疾风 |
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拟人化手法,形象化地揭示了生命的一般规律,表达了坚强的意志和豁达乐的精神。 |
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表现了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的历程时,虽没遗憾,但却有几分惆怅和虚无。 |
C.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
D.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
(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故宫博物馆》片段,回答1-5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选段的说明对象是()
A.太和殿宏大的规模 | B.太和殿 |
C.太和殿的位置功能 | D.太和殿的内部装饰 |
选段开头写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的目的是()
A.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的宏大。 |
B.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雄伟壮丽。 |
C.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的精美。 |
D.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的威严。 |
选段整体上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A.从上至下的顺序 | B.从外向内、由总到分的顺序 |
C.从下至上的顺序 | D.从中间向四周的顺序 |
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二段中,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按照方位变化依次为正中、上面、背面、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
B.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重点,最能体现故宫建筑群的特点,所以文章作为重点介绍。 |
C.介绍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主要是为了突出中国建筑讲究对称的特点。 |
D.太和殿的外观特征是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
太和殿的内部装饰到处是龙,对其作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突出故宫的金碧辉煌。 | B.表现故宫的庄严肃穆。 |
C.突出皇权的权威,表示皇帝是真龙天子。 | D.表示皇帝十分喜好龙。 |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
B.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春》和《背影》都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
C.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 |
D.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伏尔泰的困难和坎坷的一生,赞扬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