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精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鲜明,意蕴朦胧,想象奇特,境界浪漫。
B."殷勤问我归何处",天语问"归"。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艰辛苦闷,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庄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D.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本诗中“自兹去”的意思是。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离别地点,描绘了清冷凄凉的送别场面。 |
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无定的前程的关切。 |
C.颈联借“浮云”“落日”之景,抒发“游子”和“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D.尾联“班马”意为“分开的马”,强调“马既如此,人何以堪?”,体现离别的怅恨。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黄”在词中的意思是。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侧重描写作者“狂”的行为,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狂”的情感。 |
B.词的上片写了作者出猎的情景,词的下片写了作者请战的决心。 |
C.词的上片作者自喻孙权,词的下片作者自比魏尚。 |
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感热烈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沉郁顿挫。 |
诗歌鉴赏(共4分)
江城子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词的上阙“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写了暮春村野的环境,请发挥想象把该词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词的末尾三句用“只有”二字陡转,回到眼前,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三句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为望月抒情,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析。
古诗词阅读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本诗中的“疑”“急”表现了小童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
本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