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校道旁立着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此可知( )
A. |
此标志为限速标志 |
B. |
此标志为限重标志 |
C. |
汽车对该路面的压力不得超过2000N |
D. |
汽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不得超过20m/s |
关于自行车部件的设计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尾灯只是一种装饰 |
B.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节省材料 |
C.车座垫较宽是为增大对人臀部的压强 |
D.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
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是()
A.煤 | B.太阳能 | C.风能 | D.生物质能 |
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木)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冰:V木为(说明: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
A.9:8 | B.8:9 | C.1:8 | D.2:9 |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
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 |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 |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
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了间不存在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