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①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②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入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 (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
(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 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写出一种应用)。
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上端/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越短/不变),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
写出一种方法..
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右图,温度计所示的温度是℃;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85 |
87 |
89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88 |
98 |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第分钟时有错误,此时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3)如右图,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时是图,气泡在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如何变化?
(4)沸腾时,杯口上方的“白雾”是如何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吸热/放热)
某课外兴趣小组学习了电磁继电器以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自动保温控制电路”。
(1)已知热得快的功率为800W;水的质量为4kg,水的初温为20℃;若要使最高温度达到80℃;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假设加热效率为80%,则加热时间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2)该温控电路的原理是接通220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常闭触点,使热得快通电,给水加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电磁铁磁性变强吸引衔铁;警报器响起。当温度降低时,电磁铁磁性变弱,热得快又重新开始工作,起到保温的效果。双金属片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当警报响起时,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是(发光/不发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饮水鸟
如图所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玩具——饮水鸟,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看上去没有任何外来的动力,却能不停地点头“喝”水,犹如一台永动机。就连爱因斯坦看后都十分惊叹饮水鸟的设计。
饮水鸟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它是一个由“头泡”和“尾泡” 构成的密闭容器,容器内装有易挥发的乙醚液体,乙醚液体在温度升高或液表气压减小时易汽化;汽室1和汽室2中充满乙醚的饱和蒸气,乙醚蒸汽在温度降低时易液化。
平时,鸟身略向前倾。启动时给吸湿层滴足够的水,吸湿层中的水因蒸发而吸热,使汽室2中的温度降低,导致汽室2中的气压小于汽室1中的气压,尾泡中的乙醚液体在汽室1中气压的作用下沿玻璃管往上升,于是整个鸟的重心上移(如图乙所示),鸟身逐渐前倾,直至鸟嘴接触水面“喝”水,此时头泡和尾泡刚好通过玻璃管连通(如图丙所示),两汽室中的乙醚蒸汽混合,液态乙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尾泡,饮水鸟的重心下移,于是渐渐直立起来,在支架上来回摆动。由于“喝”水时,鸟嘴接触水面,沾湿了吸湿层,于是它又开始循环工作。
(1)因吸湿层上的水会蒸发使汽室2中乙醚饱和气的温度降低时,部分饱和气会发生_______现象;在乙醚液体沿玻璃管往上升时,汽室1中气压会减小,此时尾泡中的乙醚液体会吸收外界空气的热量发生______现象,以保持汽室1中乙醚蒸汽的饱和状态(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饮水鸟“喝”完水后会在支架上来回摆动,摆动时,以头泡为参照物,空气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这样能加快吸湿层中水分的蒸发;若冬天气温太低,吸湿层上的水蒸发过慢,饮水鸟会渐渐停止摆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饮水鸟“喝”水的频率受吸湿层上水的蒸发速度影响,水的蒸发越快饮水鸟工作越勤快,要想使饮水鸟工作更勤快,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饮水鸟工作时可以把空气的_____能转化机械能,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利用饮水鸟的原理来制造发动机,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短文
父亲拍下儿子在黄河冰面上救人的惊现瞬间
据山西晚报报道,2011年2月4日,张帆与父母来到运城平陆黄河湿地观赏天鹅,突然间,在冰水交融的湖面上,一落水女孩凄厉呼救.张帆迅速趴在了满是天鹅粪的冰面上,匍匐着向前爬去救人.张帆艰难地爬到女孩身后,把在冰面上捡到的女孩遗落的围巾甩给女孩,并向她高喊:“赶紧抓‘绳子’”.女孩很快抓紧了“绳子”,无奈女孩的身体太重,张帆反倒一次次差点被拖入水中(如图所示).小伙子长时间的匍匐,加速了冰的熔化,张帆感觉身下涌出一股股冰水,耳边不断响起“咔嚓咔嚓”的冰裂声.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景区管理人员带着救生圈,系着长绳赶来增援,落水女孩终于被托出湖面.
就在张帆救人之时,父亲张京平正在远处专心拍摄天鹅,忽然,在湖中央,一个挣扎着的女孩闯入他的镜头,紧接着,一个匍匐行进的身影,也进入他的视线.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按动快门,见证、记录着一个正在发生、可遇不可求的事件!张京平调整焦距,使年轻人的面容清晰地出现在镜头里,却惊恐地发现——救人的小伙,竟是他的独生儿子张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张帆趴在冰面上匍匐着爬去救人,是因为趴在冰面上能增大与冰面的,减小对冰面的,使冰面不易裂开;
(2)张帆用“绳子”去拉女孩时,反倒差点被拖下水中,说明了;
(3)张帆耳边不断响起“咔嚓咔嚓”的冰裂声是由于冰的产生的;
(4)张京平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