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
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C.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
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
(2)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炼字角度简析"会当凌绝顶"中"凌"的妙处。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阅读全诗,请你说说“缓”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2)有人说“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表现手法非常妙,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②,天上接行杯③。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④。
【注】①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②下榻:指留宿处。③行杯:酒杯顺水而流。④回:回荡,摆动。
10.(1)请赏析三、四两句中“引”“衔”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答:
(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