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问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A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B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   

(2)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字词的含义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思想情感 诗歌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鉴赏。(4分)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开头两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急雨前的情景? (2分)
三、四两句中的“钩疏箔”与“卧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想思愁白频
【注释】①五湖:指大湖。②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③白频:水中浮苹,花白色,故名。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下面对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写法独具一格,主要从送别后的景和情处落笔。
B.“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这两句实虚结合,实写江面上有鸟儿在飞着,远处有青山;这也写出了友人像云中高飞的鸟儿,飞得越来越远,望不到身影了,只好面对寂寥的青山傻呆呆的想着心事,此为虚写。
C.这首是一首五言律诗,采用第二人称写法,作者站在高山顶上远望友人倾诉着对友人的一片痴情。
D.诗人调动了眼前所见之物、之景,为送别增添了无限的悲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共4分)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山中杂诗
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