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氢、碳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值是 。
②碳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③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乙烯(C2H4)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由乙烯的化学式C2H4获得的信息有 。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2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C的微观模型图。
②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为 (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现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和D都是黑色粉末,将A与B混合或B与C混合,加热时都有无色的气体F产生,加热B和C的混合物与只加热B相比,产生F的速度前者要比后者快很多,且反应前后C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只加热A时,除产生气体F外还有物质C产生,D在F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的文字表达式。
(1)各物质的名称:A,B,C,D,E,F。
(2)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后面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
②()
③()
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一种黑色粉末③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④液氮⑤洁净的空气⑥铁水 ⑦五氧化二磷⑧呼出气体⑨澄清石灰水⑩稀有气体。用序号填空: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⑴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③_______
⑵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_或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⑸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③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下列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
A.液化石油气能燃烧 | B.土豆加工成土豆丝 | C.菜刀生锈 | D.味精是白色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