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羟氯喹(C18H26ClN3O)对新冠肺炎并无明显疗效。下列关于羟氯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氯、氮、氧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35.5g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大
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 |
B |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 |
C |
制备氢氧化亚铁 |
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铁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过滤 |
D |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
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 |
A.AB.BC.CD.D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 2CO C+O2 CO2 2CO+O2 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