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
B.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C.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D. |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 | 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 |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 D.我会生锈 |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 B.凿壁偷光 | C.火烧赤壁 | D.铁杵磨成针 |
经过研究发现,对任何气体而言,6.02×1023个分子具有下列定量关系:①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②在压强为1.01×105Pa和0℃时其体积为22.4升。据此可知,32克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个,含有的氧原子数为个,在压强为1.01×105Pa和0℃时其体积为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_____,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端(填a或b)进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实验反思]
(1)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物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有的发现水溶液呈墨绿色(锰酸钾溶于水所致),且同时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为了分离、回收反应残留物中的黑色粉末状固体,需对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过滤操作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甲: A→B→C乙:A→B→D
(2)有同学发现,不慎将高锰酸钾粘到了手上,会留下一时洗不掉的褐色斑痕.老师说,这是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所致.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