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中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碘元素在人体中属于 元素(选填"常量"或"微量");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形成离子的符号 ,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写图片下方的字母,下同),B~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
(4分)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向污染宣战”。对下列行为引发环境污染进行分类,能更好地防治污染。据此,请你判断并用序号回答:
①汽车排放尾气;②家庭洗涤剂的排放; ③水中蓝、绿藻类狂涨;
④公共场所吸烟;⑤夏天城市露天烧烤; ⑥海洋钻探石油泄漏
(1)主要引发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____;
在工农业或生活中,请你举出既能引发空气污染,又能引发水污染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
(2)春耕地之前,为了便于整地播种,农民将田地中的杂草进行点燃,又叫烧荒,这样会引发空气中PM2.5增多,为防止空气污染,在不点燃的条件下,又要将这些杂草变成农作物的养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用一种药品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1)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点燃无锈且绕城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木条,迅速插入装有一瓶足量的氧气时,铁丝没有燃烧,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无水)要用手指按住玻璃片,不然玻璃片容易滑动脱落,从压强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
、
各代表三种不同原子,它们形成的分子中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回答:
(1)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从微观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5分)别拿土豆不当粮食,据报道:我国即将启动“马铃薯(即土豆)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做为第四大主粮。今后把土豆加工成馒头、面包、面条等做为餐桌上的主食,如图是土豆种植。试回答:
(1)土豆中含有主要营养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秧苗矮小会影响土豆的产量,为保证土豆秧苗生长浓绿且耐旱,施加的一种化肥是___________;
(3)种植马铃薯要求土壤溶液呈微酸性,在测定土壤pH时,小明将少量土壤放入大烧杯底,加大半杯蒸馏水,搅拌过滤,将滤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这种测定方法不是土壤溶液真实的pH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今后把土豆由副食列为主食对待,从化学的角度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嫦娥号”卫星表面用钛合金制造,卫星的支撑臂是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制造的碳纤维,携带的“中华牌”月球车表面附着一层的金箔纸,使其具有保温、防辐射能力。试回答:
(1)这种碳纤维属于材料;
(2)金可以被敲成几微米的金箔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性质;
(3)用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炼钛有下列反应流程:
反应③是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其中,钛的化合价变化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