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物质中的一种。已知B只含两种元素;D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E呈红棕色,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C所属的类别是  

(2)写出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B和E的反应在生产中的用途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回收BaSO4,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盐泥的主要成分为BaSO4、NaCl、Mg(OH)2和CaCO3

②BaSO4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除去NaCl,利用的性质是   

(2)酸溶槽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   

CuO是某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制备的部分流程如图。

已知:CuO难溶于水。

(1)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有:

①2NaOH+CuSO4═Na2SO4+Cu(OH)2

②Cu(OH)2 ¯ CuO+H2O

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①”或“②”)。

(2)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

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CO+H2O 催化剂 ¯ CO2+H2,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2)图2中,催化剂为2% Au/α﹣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   

(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1

1

1

2

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α﹣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

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D.“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我国大力推广在盐分高,pH>9的土壤中种植海水稻。

(1)pH>9的土壤呈  (填“酸性”或“碱性”)。

(2)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  

(3)稻壳可用于制纳米SiO2,SiO2属于   (填序号)。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Cl2,可由NaClO2与Cl2反应制得。

(1)配平化学方程式:   NaClO2+   Cl2   ClO2+   NaCl。

(2)71g Cl2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ClO2的质量为   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