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 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 2℃时,向80g水中加入20g甲,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CO3 | B.NaHCO3 | C.P2O5 | D.Ba(OH)2 |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
D.当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
小亮同学想要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则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
A.浓溶液 | B.稀溶液 | C.不饱和溶液 | D.饱和溶液 |
在室温时,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晶体,则正确的是
①溶液质量增加 ②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③溶剂质量不变
④晶体质量不变 ⑤晶体质量减少⑥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⑤ | D.②⑥ |
如下图所示,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的瓶塞上同时插有一支盛有水的小试管和一支U型管。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发现U型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①蔗糖固体 ②硝酸铵固体
③食盐固体 ④氢氧化钠固体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