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实验中使用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 2 |
电流大小/A |
A |
锰铜合金 |
0.5 |
0.8 |
0.40 |
B |
镍铬合金 |
0.5 |
0.8 |
0.32 |
C |
镍铬合金 |
0.5 |
0.4 |
0.16 |
D |
镍铬合金 |
1.0 |
0.4 |
0.08 |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阻的大小,此过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2)分别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 。
(3)分别将 (填编号)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 4 分)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 l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 )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 ,对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完全一样,这是为了;
( 3 )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 4 )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将(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 6 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
( l )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 2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绘出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3 )由数据知这种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其熔点是;
( 4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_分钟,物质在这过程中的特点是.
( 4 分)某同学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
( l )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 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 ;
( 2 )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 3 )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5cm 时,成的是倒立、实像;(选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 4 )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张磊同学在河边拣到一精美的小石块,想粗略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一架天平,用纸杯改装了一只溢水杯,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也用这些器材设计估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表达式。
某同学利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标有“5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导线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中灯泡上所标“0.3A”字样清晰可见,电压表0~15V挡损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为1.5W左右。画出灯正常发光的电路图,并简述判定灯正常发光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