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
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
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B.扬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
C.人的正常体温 | D.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
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如图所示,在两伸直的食指上水平地放一根质量均匀的横棍,起初两指分开一定的距离,棍的位置左右不对称。在横棍不掉下的情况下,缓慢移动两指,缩小其间距离,直到并拢,这时会发现两指会合的地方在
A.若左边手指先移动,则会合处在棍的中央右侧 |
B.若左边手指先移动,则会合处在棍的中央左侧 |
C.由于开始时左边手指离中心近,会合处在棍的中央右侧 |
D.不管开始情况如何,会合处总在棍的中央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