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 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物距u/cm |
相同 |
|||||
物高h1/cm |
相同 |
|||||
像距v/cm |
4.0 |
8.0 |
12.0 |
16.0 |
20.0 |
24.0 |
像高h2/cm |
2.0 |
4.1 |
6.0 |
8.0 |
9.9 |
12.0 |
(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
好处: ;
不足: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热敏电阻温度计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热敏电阻的实物图,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利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做成的温度计,叫做热敏电阻温度计。
如图乙所示为热敏电阻 的阻值随温度 变化的图象(为方便计算,已将图线作了近似处理)。图丙是用 做测温探头的某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可在 之间调节, 为定值电阻,阻值为 .该电路工作原理是:当保持通过 的电流不变时, 两端的电压随电阻均匀变化(即随温度均匀变化),故只需将电压表 表盘的刻度改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可以直接从 表盘上读出温度值。测量时,将 放入待测温度处,闭合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 表的示数保持 不变(即电路中的电流保持 不变),再从 表盘上读出待测温度 。
(1)热敏电阻 是 (选填"正"或"负" 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标准大气压下,将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 的阻值是 。
(2)测温时,保持 两端电压为 , 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升高而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某次测温时, 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 ,此时电源电压为 。
(4)该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为 。
小明家的台灯是通过电位器来调节亮度的。他猜想:台灯变亮时电位器消耗电能的功率会变小,为此他设计了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已知电源电压为 并保持不变,电压表 个,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小灯泡 标有" "字样(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1)电路中 是 表, 是 表,
(2)实验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 与小灯泡的电功率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功率(亮度)变大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 。
(4)假设实验所用的小灯泡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可以高出其额定电压的 ,在确保电路中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从 至 。
受"曹冲称象"的启发,小明在家利用量筒、碗、水盆和足量的水(密度为 、油性笔等,测量小玻璃珠的密度,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④补充完整)。
①如图甲,取一定数量的小玻璃珠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笔在碗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
②如图乙,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 。
③如图丙,取出碗中所有的小玻璃珠并放入量筒中,记下小玻璃珠和水的总体积 。
④如图丁,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内,直到标记处与碗外水面 ,记下量筒中小玻璃珠和剩余水的总体积 。
完成下列填空(选用 、 、 和 表示以下物理量)
(1)小玻璃珠的总体积为 。
(2)小玻璃珠的总质量为 。
(3)小玻璃珠密度的表达式为
(4)在不改变实验方法的前提下,请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示例:在同等容积的情况下换用碗口面积较小的碗)。
爱动脑筋的小华对如图甲所示的钟进行了如下探究;
(1)当要设定响铃时间时,先将闹铃开关闭合,再将定时指针调到指定时间,只有当时针转至与定时指针重叠时,定时开关也闭合,此时电动机工作,带动铃锤敲击铃碗,铃才能发声。下列图乙中A、B、C三个电路图,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是 ;
(2)图丙是闹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凸轮是一种具有凸起的呈曲面状的零件,弹性金属片上端连接铃锤,下端固定在∩形塑料架的顶端。如图丁所示,目前凸轮安装在N位置,为了达到不同的响度效果,凸轮的转轴还可以调换到M、P两个不同的位置。
图戊是凸轮转动一周过程中四个位置的工作示意图。电动机工作带动凸轮连续转动,凸轮反复交替推动∩形架的A、B两柱,使得∩形架绕O轴左右摆动,通过弹性片带动铃锤交替敲击两个铃碗,实现铃碗振动发声。
F为凸轮对A柱的作用力,请你在图戊的④中,画出此时F的力臂L;
(3)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根据图戊反映的工作原理,在凸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铃锤共敲击铃碗 次;
(4)小华发现闹钟铃声过大,会影响到他人休息。她应该怎样调节凸轮的位置,使铃声的响度减小?答 。这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
某同学在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及开关各一个,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连好电路后,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 接线柱那一端(选填“a”或“b”)。
(2)该同学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他检查导线与各接线桂均接触良好,猜想可能是滑动变阻器出现了断路。他另外取来一根导线,用这根导线验证出猜想是正确的。写出他的做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3)该同学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电压U=2.4V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阻R/Ω |
4 |
8 |
12 |
16 |
20 |
24 |
电流I/A |
0.60 |
0.30 |
0.20 |
0.15 |
0.12 |
0.10 |
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②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图象。
③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电阻R=18Ω时,电流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