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中央电视台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为14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A.2H B. 2H+ C.2H2 D. H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线可用于制电缆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氧气可用于炼钢、气焊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