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小明同学分别取20gNaOH固体A、B、C,采用不同方法保存。几天后,A未变质、B部分变质、C全部变质,他将三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20%的稀硫酸直到正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天后,三份固体的质量为:A=B=C;
B.为控制正好反应,A不能用酚酞试液指示,B、C可滴加稀硫酸直到正好不冒气泡;
C.正好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正好反应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都相等,均为35.5g;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KCl固体(MnO2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B.CO2气体(CO气体)——通入氧气 |
C.CaO固体(CaCO3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
D.KCl溶液(CaC12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60g a、b 的饱和溶液中均含有10g溶质 |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C.将 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
D.向100g 水中加入20g a,升温至30℃,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B.异黄酮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