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用途 |
A |
活性炭 |
C |
可作防毒面具滤毒灌中的吸附剂 |
B |
石灰石 |
CaO |
可作建筑材料 |
C |
沼气 |
CH4 |
可作燃料 |
D |
75%的乙醇溶液 |
C2H5OH |
可作医用消毒剂 |
A.AB.BC.CD.D
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
物质 |
分子个数 |
体积 |
||
0℃/101kPa |
20℃/101kPa |
0℃/202kPa |
||
17g氨气 |
约6.02×1023个 |
22.4L |
24.1L |
11.2L |
A.氨分子质量很小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
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有误的是( )
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B.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漫步月面B.采集月壤C.展示国旗D.点火返航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定有Ag、Cu
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