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10g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95.6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学习“酸和碱”后,瑞娟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想到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提出疑问: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为此,瑞娟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点燃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

瑞娟同学产生许多困惑: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瑞娟询问老师,老师告知:在涉及的反应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瑞娟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如图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实验操作:  

(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  ;②  

(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5)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有以下试剂,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  (填序号)。

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浓盐酸; 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下图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填写内容/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高锰酸钾

例:2KMnO4K2MnO4+MnO2+O2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氯酸钾(二氧化锰)

  

/

(2)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  ;乙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    (写出两条);

③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小亮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他将25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g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g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象如图),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47g,求:

(1)图象中m=  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旧报纸应投放到贴有如图  (填字母)标签的垃圾筒内。

6105n,n为正整数]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废水,需处理至中性后排放。环保监测小组取某造纸厂废水样品过滤,为测定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取20.0g滤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步骤2: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呈  色。消耗硫酸溶液3.92g。

计算废水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2017年12月18日,南通地铁正式开建,标志着南通进入“地铁时代”。

(1)地铁列车车体大量使用的镁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镁铝合金的优点是  

(2)地铁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和晶体硅(Si)。将二氧化硅转化为硅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浆以及机械漏油等,都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使用活性炭可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5)为确保消防安全,地铁隧道中须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喷出的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6)地铁施工工程车的尾气中含NO、CO.尾气经过如图2所示催化转化后,可实现达标排放。写出单质X的化学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