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
P |
Q |
R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5 |
2 |
14 |
18 |
反应后的质量(g) |
20 |
x |
4 |
13 |
A.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3:2
B.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P+Q=2R+W
C.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1:2
D.Q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下表是小明同学在除杂时所选用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A |
K2SO4溶液 |
(NH4)2SO4 |
Ba(OH)2溶液 |
B |
CaO固体 |
CaCO3 |
稀HCl |
C |
FeSO4溶液 |
CuSO4 |
Fe粉 |
D |
CO2气体 |
HCl |
NaOH溶液 |
甲烷(CH4)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
B.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化合物 |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 |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化学性质稳定 |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 g、10 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2g、5g,第三份蒸干得到KNO3的晶体质量为12.5g,则每份溶液中所含水的量为
A.17.5g | B.22.5g | C.25g | D.31.25g |
下图是某物质一个分子的分子模型,其中“”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可能是CO |
B.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 |
C.该物质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
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