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 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 NaCl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
B.0℃时,甲中溶液可能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冷却KNO3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D.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实验课上,小明同学把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锌 |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锌和硝酸银 |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 B.该图示体现的是置换反应 |
C.该图示充分体现了化学变化的实质 | D.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可用于制导线 |
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D.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B.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
C.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依次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测得两装置的质量均增加,则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只有甲烷 | B.可能只有氢气 |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 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