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此为现代湿法治金的先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该反应可推测出铜能与稀硫酸反应
B.该反应证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若铁足量,溶液的颜色将逐渐变为无色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溶解B.过滤C.蒸发D.蒸馏
下列4种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A.pH(2~3)B.
pH(4~5)C.
pH(3~4)D.
pH(5~6)
下列各种元素中,人体若缺乏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
A.碘B.铁C.锌D.钙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黄铜﹣﹣纯净物B.葡萄糖﹣﹣氧化物
C.海水﹣﹣混合物D.硫酸钠﹣﹣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