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K2SO4、BaCl2、NaNO3、NaCl | B.HCl、Na2CO3、BaCl2、Na2SO4 |
C.KOH、Na2SO4、CuSO4、MgCl2 | D.KCl、AgNO3、KNO3、NaCl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A.常温下,金属镁在空气中要比铁容易氧化 |
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要比铜丝反应剧烈 |
C.铜活动性不强,故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
D.在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在氧气中点燃 |
B |
稀硝酸 |
稀硫酸 |
加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
C |
CaCO3 |
CaCl2 |
加适量稀盐酸 |
D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过量铁粉,过滤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原固体中一定含CO32- |
B.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 |
C.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
D.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是36g,则20℃时的100g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
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增大但没有变质的是
A.浓盐酸 | B.浓硫酸 | C.烧碱 | D.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