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下列对部分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 F e 3 O 4 D. 煤炭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碳素墨水书写档案--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把铁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焦炭具有还原性
D. 铝制品比铁制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铝的活动性比铁弱

关于化学反应2X+Y==2Z,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