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探究光学实验活动中,小明做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i |
30° |
45° |
60° |
∠r |
30° |
45° |
60° |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如图甲所示,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并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如表所示,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在反射现象中, ;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沿OE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 。在乙图中将硬纸板向前后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丙所示,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信息如图丁所示。小明将白纸PQ对折,发现A和A′、’B和B′、C和C′分别重合由此得出结论是: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拿掉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放在一张白纸,在白纸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其两端电压恒为6V)、电阻箱(电路图符号)、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已调零的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和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如果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跟电阻R的倒数成正比”。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位。
现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未知但符合实验要求)、三个开关、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带测电阻Rx,一个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条导线。
(1)利用上述器材测量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中不拆改电路,通过开关的控制实现电路变化,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护用电器。图25是某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再添加两根导线以实现上述测量的要求。
(2)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和S2,断开开关S3,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动,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
③用R0、U1和U表示Rx。Rx= ________。
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在导体两端电压U=10V不变的条件下,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的电阻R关系的实验电路图。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他在坐标系中画出了如图24所示的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电阻倒数的关系图象。
(1)滑动变阻器R’在此实验中除了能起到保证电路安全的作用外,另一主要作用是。
(2)根据图象可知,在导体两端电压U=10V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比,比例系数为。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不变,某同学用此电路探究通过定值电阻R1(其阻值为10Ω)电流的变化量的绝对值(ΔI)随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的绝对值(ΔU)的变化规律。他测出了滑片P在不同位置时电流表A、电压表V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将下面总结的通过定值电阻R1电流变化量的绝对值(ΔI)随其两端电压变化量的绝对值(ΔU)的变化规律的结论补充完整:
在的条件下,通过定值电阻R1电流变化量的绝对值(ΔI)与其两端电压变化量的绝对值(ΔU)的关系式为。
U/V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ΔU/V |
0.5 |
1 |
1.5 |
2 |
2.5 |
3 |
|
I/A |
0.1 |
0.15 |
0.2 |
0.25 |
0.3 |
0.35 |
0.4 |
ΔI/A |
0.05 |
0.1 |
0.15 |
0.2 |
0.25 |
0.3 |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把两段金属丝A、B(已知A、B两金属丝的电阻分别为RA、RB,且RA>RB)分别放在如图21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接入电路,在烧瓶中加入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再分别插入相同的温度计a、b。闭合开关通电一定时间,可以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了解金属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甲方案可探究_______和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金属丝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大小的关系。乙方案中温度计示数较高的应该是_______(选填“a”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