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琳琳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前他们观察到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在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同组同学检查电路,发现她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在图中正确连线。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选填符号)。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V;若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4)实验结束,琳琳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约是        Ω(保留一位小数)。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欧姆定律的应用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滑动变阻器标有“20 Ω 0.5 A”字样,连接情况如图所示。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动到________端(填“A”或“B”)。
(2)闭合开关,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灯会变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会变________(填“大”或“小”)。
(3)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拆下来时,电阻线的电阻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时,采用了的方法,即每次选用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线的情况。

导体代号
A
B
C
D
E
F
G
材料
锰铜

镍铬丝
锰铜

锰铜
镍铬丝
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积(mm)2
3.2
0.8
1.2
0.8
1.2
1.2
1.2

⑴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
⑵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择的两根导线是
⑶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择的两根导线是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300
20
30
12.3
2

15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1)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的有关;
(2)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的有关;
(3) 比较3号烧杯和4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的有关;

如图示是“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水和食用油作为研究对象,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目的是:
(2)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食用油
50
24
49
5
2
食用油
50
25
50
5
3

50
20
45
10
4

100
23
48
20

①比较(填序号)得出: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
②比较3、4得出:质量物质,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③评估与交流:从这4次的实验中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液体吸热升温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因素有关。

用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1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过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看到的现象)。
(2)透过扩散现象的事实可以表明:
(3)若实验室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则在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