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验证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碳酸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  ,则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并振荡

溶液呈无色

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

步骤二:向步骤一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无色

请你评价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反思提高】证明无色溶液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个通过生成沉淀来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例  (只要求写出两种反应物)。

实验二:利用酸、碱溶于水放热的性质探究燃烧条件。

【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滴水之前白磷不燃烧,滴水之后白磷燃烧。由此可推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有同学想利用图2装置,并且将部分药品进行更换(如图3所示),也来探究燃烧条件,你认为此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学期,小亮和班级的两名同学主动承担了维护班级花坛的工作。前不久,他们发现有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的现象,便及时向花坛里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决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
(1)花的叶色枯黄,他们选择施用_____________(填写“氮”、“磷”或“钾”)肥是正确的。
(2)前一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对花坛中的___________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3)近一个星期一直无雨,气温较高。
(4)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们知道:含NH4+的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
(1)太阳的曝晒和气温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熟石灰与化肥反应也可使肥效流失。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于试管中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条干燥的pH试纸,pH试纸无变化。
(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闻到____________气味。
[他的结论)由以上第二个实验中的现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与_____________有关。
(反思与应用)
(1)小亮进行的第一个实验中,pH试纸无变化,这与查阅资料给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

(2)参与了小亮和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启发,你能对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下图是某小组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
(2)小明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 g,然后注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丽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注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6分)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Ca(NO3)2、K2CO3、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回答:
由实验l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1)______________,理由是(2)____________
同学们将实验l所得混合物过滤后,对所得滤液成分进行了分析,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松同学:含有Ca(NO3)2NaNO3
小北同学含有KCl、Na2CO3、NaNO3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滤液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3)________________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4)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该同学的猜想,同学们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从而否定了该同学的猜想.你认为滤液的成分可能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提示我们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应注意的问题是(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室有ABCDEF六瓶无色透明溶液,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酚酞、盐酸中的一种。为了区别它们,化学小组同学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略去):

A B C DE F
Ⅰ.将B分别滴入ACDEF中,A有气泡产生,E显红色,C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
Ⅱ.将E分别滴入ABCDF中, BCD均显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B,D,E, F
(2)写出A与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当E滴入B中显红色后,再将A逐滴滴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的实验现象是
(4)假设所取六种无色溶液相互反应后的所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敞口放置的固体烧碱的变质程度开展了探究。
写出烧碱发生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确定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气体分析法。

(1)若用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你的改进措施是
(2)若用乙装置测定CO2的质量(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该实验设计中的缺陷是(答一点即可)。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
资料: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OH
Cl-
CO32-
SO42-
Ca2+




Mg2+




Fe3+




Cu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溶液M中的溶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