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相同的两个玻璃罩探究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在其中的燃烧情况。
实验Ⅰ:如图甲,将三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编号,并等距离固定在铁丝上。在铁丝两侧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立即用玻璃罩扣上,使铁丝处于正中位置。三个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如表格所示。
容器编号 |
1 |
2 |
3 |
时间/秒 |
3.2 |
5.0 |
11.1 |
实验Ⅱ:如图乙,将三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置于玻璃罩内的不同位置。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的示数明显增大,A、C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实验Ⅰ中,先熄灭的是 (填“高”或“低”)蜡烛。
(2)通过上述实验,解释1号容器内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的原因 。
(3)结合实验及相关知识分析,高层楼房着火时,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做法有 (可多选)。
A.排队乘电梯依次撤离
B.向着火楼层的上方撤离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跑离火场
D.若火势不大,可用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2015年10月5日,中国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 15H 22O 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①、②中,操作X的名称是 。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是, 沉淀B的化学式是 。
(3)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完善,原因是 。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②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甲 乙( 填"大于""等于""小于")。
③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
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上述示意图中共包括 种元素。
②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
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 。
小型化工厂常以纯碱和大理石为主要原料,按以下工艺流程生产烧碱(NaOH)。

(1)物质C的化学式是 ,在步骤Ⅲ中要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
(2)写出步骤Ⅰ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步骤Ⅲ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