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金属的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1)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会上升。用微观知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
(3)某工厂欲从溶质是AgNO3和Cu(NO3)2的生产废液中回收Ag和Cu.实验员取样,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所得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填离子符号)。
②若向所得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
据报道:我省某渔船在霞浦海域捕鱼时,船上4名进入船舱的船员突然中毒倒地。
医生介绍,船员中毒是因为吸入鱼虾高度腐烂产生的、高浓度的硫化氢(H2S)。已知,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可燃性气体。
(1)鱼虾腐烂会产生硫化氢,与鱼虾富含有关(填选项)。
A.糖类B.维生素C.蛋白质
(2)实验室常用湿润的硝酸铅试纸检验H2S。已知硝酸铅[Pb(NO3)2]与H2S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有同学建议,将燃着的蜡烛带入船舱,观察舱内气体是否燃烧,可确定船舱内H2S浓度是否较高。这一做法非常危险,因为。
(4)若有渔民向你请教,如何避免进入堆放鱼虾的密封船舱因吸入高浓度的H2S而中毒。你的一条建议是。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
(2)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填选项)。
A. | (铅) | B. | C. | (铂) | D. |
(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
的化学式为。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填"好"或"不好"),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氯异氰脲酸钠(
)是一种预防
禽流感的有效消毒剂。下图为某工厂生产的二氯异氰脲酸钠产品的标签。
(1)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呈性(填"酸"或"碱")。
(2)25
时,饱和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已知:
相对分子质量为220。请计算分析,标签中"有效氯(
%)≥60%"是否为
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列出计算式即可):。结论:"有效氯(
%)"(填"是"或"不是")指
中氯元素质量分数。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
、②
、③
、④
。其中,"2"表示2个分子的是(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
A. |
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
B. |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
C. |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
E. |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 |
(3)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 |
复方氢氧化镁片剂 |
铝碳酸镁片 |
有效成分 |
||
构成微粒 |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①
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下同)。
②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
↑。则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
下图是燃气热水器示意图。
(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为燃气。
①写出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当"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燃烧将产生有毒气体
。
的化学式为。
(2)1
不同燃料燃烧产生
和
的质量如表。
①最不会污染环境的燃料是;
②燃烧时最会促成酸雨的燃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