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Cl 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它可溶于水,得到黄绿色的氯水。它易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硫酸反应。
(1)小明对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
假设2: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小明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由溶液变红可知氯水显 性,从而知道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假设2成立。
(2)小明对褪色现象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了解到氯水有漂白性。氯水中有氯气分子,还有氯气与水反应得到的盐酸和次氯酸(HClO)。他对氯水的漂白性提出了3种假设:
A.盐酸有漂白性 B.氯气有漂白性 C.次氯酸有漂白性
经过认真思考,小明否定了假设A,请写出依据 。
实验室制备的氯气往往带有水蒸气和其他杂质。为了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必须要用纯净、干燥的氯气。图甲是小明为了干燥氯气所设计的装置图。请在图甲中将广口瓶中的导管画完整,并在图中的 ( )处写出试剂名称。最后,将经过除杂后得到的干燥氯气通入装有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如图乙)。布条颜色不变。得出结论: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3)次氯酸除了有漂白性外还有不稳定性。小明设计了一套装置。收集到一试管次氯酸见光分解后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发现木条复燃。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 。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是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其实际应用为 。
(3)J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 ;合金中 含有非金属(填"一定"、"可能"或"不")。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 2(SO 4) 3、CuSO 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图: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 。
(2)Ⅰ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 ;固体A的成分是 。(均填化学式)
(4)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第三周期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共有 种。
(3)元素周期表的纵行叫做族,分为主族、副族、Ⅷ族和0族。主族用字母"A"来表示,共有七个主族,依次用I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VA族、ⅥA族、ⅦA族表示。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①甲同学研究了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提出将氦元素放在第ⅡA族,甲同学的依据是 ;乙同学进行了反驳,认为氦元素属于0族元素的一种,乙同学的依据是 。
②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请你分析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 族。
(4)核电荷数1﹣18的非金属元素A和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和2:1的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A装置中小试管的主要作用是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应选图中的 (填字母)。实验结束后,经过溶解、 、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
(3)实验室中要制取较多的CO 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图中的 (填字母),若用F收集,则气体应从导管 ("b"或"c")端进入。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写出元素符号)
(2)NH 4NO 3固体溶解过程 能量。(填"放出"或"吸收")
(3)画出硫离子(S 2﹣)的结构示意图 。
(4)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会看到瓶口出现 。
(5)向滴加两滴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