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Cl 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它可溶于水,得到黄绿色的氯水。它易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硫酸反应。
(1)小明对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
假设2: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小明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由溶液变红可知氯水显 性,从而知道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假设2成立。
(2)小明对褪色现象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了解到氯水有漂白性。氯水中有氯气分子,还有氯气与水反应得到的盐酸和次氯酸(HClO)。他对氯水的漂白性提出了3种假设:
A.盐酸有漂白性 B.氯气有漂白性 C.次氯酸有漂白性
经过认真思考,小明否定了假设A,请写出依据 。
实验室制备的氯气往往带有水蒸气和其他杂质。为了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必须要用纯净、干燥的氯气。图甲是小明为了干燥氯气所设计的装置图。请在图甲中将广口瓶中的导管画完整,并在图中的 ( )处写出试剂名称。最后,将经过除杂后得到的干燥氯气通入装有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如图乙)。布条颜色不变。得出结论: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3)次氯酸除了有漂白性外还有不稳定性。小明设计了一套装置。收集到一试管次氯酸见光分解后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发现木条复燃。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3个汞原子;硫酸铜的化学式;铁、氧气、氯化钠、过氧化氢这四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矿泉水属于物(填“纯净”或“混合”);微粒R2+的结构示意图为,R2+离子的中文名称为。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图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
已知A+B→C,若将4克A与2克B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均生成6克C。若A与B混合物9克,充分反应后得到7.5克C,则此混合物中A的质量可能是__________克或__________克。
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______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2)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___。
(3)不经常使用的锁,可向锁眼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以容易开启,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013年11月22日黄岛输油管因管线腐蚀严重,石油泄漏遇到明火引起爆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石油、_________和天然气常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故发生后,当地公司全力参与扑救,他们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主要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