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在实验室做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产生大量气体、试管壁发烫。放置较长时间后,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针对这一现象,小明进行了探究:

(1)小明最初认为试管底部的沉淀可能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大量的MgCl2不能完全溶于水所致。但随后小明通过实验证实了沉淀不是MgCl2.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是  

(2)小明查阅资料知道镁与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氧化镁(难溶性物质)和氢气。于是他进行了实验验证: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和水放在试管中加热,发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生成。停止加热后,却始终没有观察到沉淀。请对“没有观察到沉淀”这一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3)镁与水反应没有观察到沉淀,而镁与稀盐酸混合却有沉淀,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沉淀的产生与氯离子有关。后来查阅资料得知,沉淀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溶于稀硝酸,并生成氯化镁、硝酸镁和水的碱式氯化镁[Mg(OH)Cl].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沉淀中含有氯元素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5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填编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
(3)实验室用B制取氧气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用C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完成下列各题: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E的浓溶液为浓硫酸,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物质C与G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结晶的方法。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铁合金材料属于(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2)生铁含碳量比钢,生铁炼钢的过程属于,(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用过量稀盐酸除去铁锈,会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铁锅是厨房中常用的炊具,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
(2)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它能补充人体必需的
(3)请你说出一个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