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实验室做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产生大量气体、试管壁发烫。放置较长时间后,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针对这一现象,小明进行了探究:
(1)小明最初认为试管底部的沉淀可能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大量的MgCl2不能完全溶于水所致。但随后小明通过实验证实了沉淀不是MgCl2.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是 。
(2)小明查阅资料知道镁与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氧化镁(难溶性物质)和氢气。于是他进行了实验验证: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和水放在试管中加热,发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生成。停止加热后,却始终没有观察到沉淀。请对“没有观察到沉淀”这一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
(3)镁与水反应没有观察到沉淀,而镁与稀盐酸混合却有沉淀,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沉淀的产生与氯离子有关。后来查阅资料得知,沉淀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溶于稀硝酸,并生成氯化镁、硝酸镁和水的碱式氯化镁[Mg(OH)Cl].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沉淀中含有氯元素 。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表示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1)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符号是。
(2)
上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选用初中常见的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写两种)。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
SiO2 + 2CSi + 2x↑。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m1m2(填> ,<或==)。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D中的X为;
(2)①②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字母);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得出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写出装置代号)。装置B是实验室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