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 不变B.变大 变小C.不变 变大D.不变 不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铝 |
B. |
硅 |
C. |
氧 |
D. |
铁 |
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OH) 2的性质:
步骤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 Ca(OH) 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
步骤二:向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底部粉末无明显变化。
步骤三: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无明显变化;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一说明常温下Ca(OH. 2不溶于水
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 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Ca 2+
C.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 2固体溶解在稀盐酸所含的水中
D.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Ca(OH. 2+2HCl═CaCl 2+2H 2O
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
B. |
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
C. |
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D. |
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图:
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 |
B. |
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 4 |
C. |
"酸溶"和"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
D. |
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Cu |
NH 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 2和H 2为反应物合成NH 3的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B. |
过程中有"NH""NH 2"原子团生成 |
C. |
参加反应的H 2与生成的NH 3个数比为2:3 |
D. |
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