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井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
AO/mm |
AB/mm |
AB/AO |
1 |
523.5 |
109.5 |
0.2092 |
2 |
525.5 |
110.0 |
0.2093 |
3 |
527.0 |
110.5 |
0.2097 |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用百分数表示)
【思考讨论】
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
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 。
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在试管a中加入约1/3容积的水和几片碎瓷片。将长玻璃导管c一端插入洁净的试管b中,导管c末端距离试管b底部2cm~3cm。把试管b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d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a中的水,加热至试管b里有蒸馏水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d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加热a试管时,常加入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使用很长的一段玻璃导管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制取蒸馏水与水电解过程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H 1.008 |
2 He 4.003 |
|||||||
3 Li 6.941 |
4 Be 9.012 |
… |
5 B 10.81 |
6 C 12.01 |
7 N 14.01 |
8 O 16.00 |
9 F 19.00 |
10 Ne 20.18 |
11 Na 22.99 |
12 Mg 24.31 |
13 Al 26.98 |
14 Si 28.09 |
15 P 30.97 |
16 S 32.06 |
17 Cl 35.45 |
18 Ar 39.95 |
⑴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的元素属(填“金属”或“非金属”)。
⑵科学家宣布,现已人工合成了第120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⑶与氟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和第二的元素形成化合物化学式
⑸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下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⑴图中A端为电源的___(填“正”或“负”)极。
⑵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C、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
⑶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⑷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
⑸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⑹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_____________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磷洗衣粉 ④将海水淡化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现有①氧气 ②氯化钾 ③铁 ④二氧化碳 ⑤氧化镁 ⑥冰水混合物 ⑦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⑧空气 ⑨氯酸钾 ⑩氮气九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含有氧分子______________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充入灯泡中作保护气的气体是。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⑴ 碳酸根离子⑵ 四个硫原子
⑶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⑷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_____
⑸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⑹ 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