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研究碱的性质时,向充满CO2的矿泉水瓶里加入少量Ca(OH)2溶液,拧紧瓶盖并振荡,瓶变瘪,但溶液中并未出现浑浊,那么Ca(OH)2溶液是否与CO2反应呢?于是同学们进行了猜想和实验:

猜想一:Ca(OH)2溶液与CO2不反应,是CO2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小而变瘪。

猜想二:Ca(OH)2溶液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

实验

步骤与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果

结论

1.取2个相同的软塑料瓶,分别集满CO2气体,编号为A、B.

两瓶内气体无色透明,瓶子形状正常。

Ca(OH)2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2.分别向A、B两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Ca(OH)2溶液和 ,立即拧紧瓶盖并振荡。

两瓶内液体未出现浑浊;两瓶均变瘪,A瓶变瘪程度更大。

1.测出反应前Ca(OH)2溶液的pH.

大于7.

2.测出反应后A瓶内液体的pH.

小于7.

(1)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能判断“Ca(OH)2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3)查阅资料得知:A瓶中未出现浑浊是因为过量的CO2与H2O和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有人提出,只要利用现有装置和试剂,对实验一稍作补充或改进就能观察到浑浊现象、请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过量的 C O :通人饱和 N a O H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N a O H + C O 2 = N a H C O 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写出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填写操作名称)能把 N a H C O 3 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4)如果缺少装置 B ,装置 C 中会生成的杂质是
(5)进行装置 D 实验时.观察到下层蜡烛比上层蜡烛先熄灭,由此不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填写字母标号)。

A.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B.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0分)净水丸能对饮用水进行快速杀苗消毒,倍受人们青眯。药丸分内外两层.使用时,直接将它投入适量的水中,外层的优氯净(C303N3Cl2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起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03)将水中的余氯(次氯酸等)除去。回答下列问题:
(1) C303N3Cl2Na由种元素组成。
(2)HCl0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3)净化水除了上述方法外.请你另举一例:
(4)除去余氯的反应之一为:Na2S03+HClO=Na2S04+X,X的化学式为
(5)使用净水丸时.能否先破碎后使用?(填”能”或“不能”)。

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也适逢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元素获得诺贝尔化学奖l00周年。已知镭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8。常温下,镭是一种银白色同体.质软,密度为6.0 g / c m 3 ,熔点为700℃,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镭(镭显+2价)和氢气。
回答下列问题:
(1)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从上述叙述中找出镭的一点物理性质:
(3)写出镭( R n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举出一个例子,说明化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

现在,很多家庭自备有干粉灭火器,它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主要含有磷酸二氢铵)来灭火。灭火器的罐体有铝合金和铁质的,前者的使用年限约是后者的6倍。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
(2)磷酸二氢铵( N H 4 H 2 P O 4 )溶于水时与 N H 4 N O 3 相似,会出现明显的(填"升温"或"降温")现象。
(3) N H 4 H 2 P O 4 在灭火时的作用之一是:它受热分解后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其灭火原理是
(4)为了变废为宝,报废灭火器中的 N H 4 H 2 P O 4 可作为(填写字母标号)使用。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料

(5)用化学知识解释.两种罐体的使用年限为什么不同?

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家用机器,它能吃进塑料吐出燃料(原油)。
(1)塑料属于(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2)这一发明有助于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3)原油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原油经过蒸馏可分离出汽油、煤油、等燃料,此过程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