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晴在沙滩上捡到一小块鹅卵石,想用学过的浮力知识测量它的密度,于是把它拿到了实验室。
(1)她设计了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测量的方案如下:
a.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鹅卵石的重力,记为G。
b.在烧杯内装入适量水,并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鹅卵石,使它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c.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 (用G、F和ρ水表示)。
(2)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鹅卵石的重力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使得她放弃了这个方案,她放弃的理由是 。
(3)她在老师指导下重新设计了用天平、烧杯、水、细线测量鹅卵石密度的方案,并进行了测量。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 处,当指针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 g。
c.在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g。
d.如图丁所示,使烧杯仍在天平左盘,用细线系着鹅卵石,并使其悬在烧杯里的水中,当天平平衡时,天平的示数为68.8g。则鹅卵石的体积为 cm3,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ρ水=10×103kg/m3)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验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3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
(1)实验过程中他控制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恒为1V。发现不能按要求完成实验,请通过计算说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Ω。
(2)若实验器材不能更换。但仍要完成本实验,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应先向_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调整光屏,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中央。
(2)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cm”刻度处.则应在 _________cm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50-60”、“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
(3)当烛焰在一倍焦距内成虚像时,若要使所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则透镜应该是_______(靠近或远离)物体。
(4)烛焰关于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现在想知道成的实像是否左右相反,只利用题中的现有器材设计你的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较重;
乙: B较重;
丙: A、B一样重.
(1)根据物理知识可以判断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2)判断的依据是根据下图的______图。理由是: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____________。
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A、B(注:A长B短),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大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先熄灭的是 (选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铜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根据F浮=G排=ρ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通过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组:探究蜡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_____(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