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以实验为基础,正确的操作是确保实验安全与结果可靠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热前先通氢气B.
高倍镜下调焦
C.叶片脱色D.
温度计读数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填写化学式)。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
②若有3 g D生成,参与反应的A质量为______ g。
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
a.B和C属于氧化物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将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倒入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
B.两烧杯中硫酸都没有剩余 |
C.两烧杯中金属都没有剩余 |
D.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取同温同压下相同体
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反应后的气体为纯净物
B.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
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下表中的步骤连续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资料:Ⅰ.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Ⅱ.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度 |
气体体积不变 |
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固体变为红色 |
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
粉末变为蓝色 |
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石灰水变浑浊 |
下列关于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O2、CO和H2
B.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CO2和CO
C.一定含有CO和H2,一定不含CO2
D.一定含有CO2和H2,可能含有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