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以其强大的传染性和杀伤力惊惶了全世界。
(1)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各场所进行消毒,但是一定要注意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用,因为84消毒液与洁厕混用会生成黄绿色有毒气体﹣﹣氯气,氯气的化学式为 。
(2)搞好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有益健康,75%的免洗洗手液是疫情防控期间常见的清洁用品,下列关于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贴好标签,密封放置
B.失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
C.远离火源,远离儿童
D.为使消毒效果更好,应在家里大量喷洒
(3)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一定注意保护自己,在人员密集的地方要佩戴好口罩,口罩中过滤层为聚丙烯熔喷布,熔喷布属于 (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4)专家提醒: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日常生活中应摄入足量鸡蛋,牛奶等食物,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富含 (填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部分性质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1)溶液配制:用50
30%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A、托盘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E、胶头滴管
(2)气体制备:用配制好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你在如图1
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合理即可).
(3)性质实验: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铁丝燃烧的实验.实验前,它在集气瓶底部,然后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将火柴点燃,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拓展延伸:小亮同学在上述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于是引起了小亮同学的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是哪种粒子能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加快呢?
【查阅资料】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
、
、
【猜想与假设】Ⅰ、不可能是
,理由是;
Ⅱ、可能是
;
Ⅲ、可能是
.
【实验验证】如图2所示:
在实验①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不能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
在实验②中加入后,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进一步证明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的是.
【结论】实验证明,硫酸铜在该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硫酸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与交流】Ⅰ、检验实验②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
Ⅱ、写出过氧化氢在硫酸铜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是氢气或甲烷的燃烧实验,点燃前必须;
(2)B实验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3)C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的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D是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此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如图是物质
和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
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2)曲线上
点的含义是.
(3)温度
介于℃之间.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
(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一氧化碳的性质决定了一氧化碳在钢铁冶炼中的作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炉炼铁的原理 .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
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紫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锌、铁、硒等,其中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锌、铁、硒"是指(填"单质"或"元素").
(2)硬水有很多危害,生活中常用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家庭生活中经常产生的垃圾有:①易拉罐②废报纸③料菜叶④矿泉水瓶,其中属于可回收的垃圾是(填序号).
(4)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如图的分析,你发现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氧气,还需同时具备的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