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能极缓慢分解,可看成分解为水和氧原子:H2O2→H2O+O,其水溶液显弱酸性。过氧化氢是实验室中重要化学试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2)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而制得氧气,MnO2在反应中作 剂,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的是 (选填字母编号,下同),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
(3)氧原子容易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而破坏其结构,所以过氧化氢溶液能杀死新冠病毒,这个过程叫做蛋白质的 。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猜想其褪色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
②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究竟哪种猜想合理?请用本次实验用过的试剂设计实验 (补充完实验方案)。有兴趣的同学可在后续学习中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用化学用语填空:⑴2个氧分子,⑵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演示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⑴打开A中的活塞,加入足量浓盐酸,关闭A中的活塞。小聪认为通过B中的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你认为他的看法(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说明原因。
⑵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关闭E中的活塞、弹簧夹K2。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上述实验过程中,C中玻璃管K,的作用是
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填“甲”或“乙”);
⑵某同学在t1℃时进行如图2实验,充分搅拌得到相应的液体①一③。①一③形成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⑶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⑷若固体甲中含少量固体乙,在提纯固体甲时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⑸若甲为KNO3,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
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
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下图的信息填空:
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