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约60mg维生素C.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由 种元素组成,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含2g氢元素的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为 g;17.6g维生素C中含 g碳元素。
阅读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燃料电池(Fuelcell),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最早于1839年由英国的Grove发明。燃料的选择性非常多,包括纯氢气(H2)、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天然气,甚至于现在运用最广泛的汽油,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这是目前其他所有动力来源无法做到的。而以燃料电池做为汽车的动力,已被公认是二十一世纪必然的趋势。2017年,我国共有8个品牌的10款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在产,总产量为1272辆,2018年国产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超过3000辆。
燃料电池是以特殊催化剂作电极使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其不需推动涡轮等发电器具,也不需将水加热至水蒸气再经散热变回水,所以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0%左右,足足比一般发电方法高出了约40%;优点还不只如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一般方法低许多,且水又是无害的生成物,所以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装置。
燃料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和外部电路4部分组成,其正极和负极分别通入燃料气和氧气(空气),负极上燃料气放出电子,外电路传导电子到正极并与氧气结合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离子通过电解质转移到负极上再与燃料气进行反应,最后形成回路产生电能。与此同时,因为燃料自身的反应及电池存在的内阻,燃料电池也要排出一定的热量,以保持电池恒定的工作温度。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燃料电池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以是光能、热能、电能等
B.燃料电池可以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
C.氢燃料电池汽车所需要的H2可电解水生成
D.燃料电池都要排放CO2气体
(3)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甲烷燃料电池释放能量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
若 |
稀盐酸过量 |
若没有明显现象 |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 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填序号)。
A.铜片 B.pH试纸 C.氧化铜 D.紫色石蕊试液
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3)计算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草酸(H2C2O4)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在170℃以上易分解。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草酸分解产物,做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草酸的分解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CO CO2
猜想②CO H2O
猜想③CO2 H2O H2
猜想④CO CO2 H2O
经小组同学分析得出上述猜想 一定是错误的。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过程(部份固定装置已略去)。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分解产物从左至右 依次通过各装置 |
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②错误 |
F中无水硫酸铜 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④正确 |
|
问题解答 |
(1)装置C的作用 (2)写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交流反思]为防止污染环境,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填“b”或“c”)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