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化工企业利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部分工艺流程示意图:
查阅资料知:①NH4Cl NH3↑+HCl↑;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1)检验食盐水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
(2)操作Ⅰ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CO2,使氨气、水、NaCl和CO2反应生成NaHCO3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后加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4)处理含氯化铵混合溶液时,不直接加热蒸干得到氯化铵固体的原因是 。
现有一包铝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3g氢气。
(1)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
(2)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有34.2g硫酸铝。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
如图所示,某活动小组为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别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K1、K2,观察实验现象。
(1)B中的短导管可使集气瓶内外的气压保持一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2)以上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根据哪些现象能判断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实验还能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什么性质?
(3)实验后,从A中锥形瓶内取出适量溶液,倒入试管中,设计实验证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三名同学为验证铝、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别设计方案,所用试剂如下:
甲同学:铜丝、银丝、硫酸铝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乙同学:铝丝、铁丝、银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丙同学:铝丝、铜丝、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1)甲同学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说明原因。
(2)乙同学要用稀盐酸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将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 。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
在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
(2)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气体采用的是 法。
(3)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保持在 。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事实中的原理。
(1)干草易点燃,湿草不易点燃。
(2)将干草卷成紧实的粗条状,外面用一层湿草紧紧包裹,在一端点燃干草后,将火焰吹熄,使干草保持红热状态,这样可使火种保持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