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依据实验目的,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氧气和氮气

分别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放气体的集气瓶中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固体

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

C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把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烧碱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鉴别Cu和Fe3O4
观察颜色
C
鉴别H2O 和H2O2溶液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
D
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
将混合物先溶解再过滤,然后蒸发结晶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如图是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甲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C.乙中白磷燃烧,说明乙中的热水温度高于甲中的热水温度
D.乙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放置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B.通过相互刻划的方法,发现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
C.鉴别碘和高锰酸钾,可分别取少量加入水中并振荡,然后观察现象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氧气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细铁丝代替红磷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水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负极产生氧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