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向铁锈中加入稀硫酸,振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 |
B. |
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
C. |
灼烧纯羊毛线,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
D. |
红热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Ca(OH)2 Na2CO3 | B.KNO3 HCl BaCl2 |
C.HClFeCl3 NaNO3 | D.NaOH HNO3 Na2SO4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酸雨呈酸性,呈酸性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
C.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不正确的是
A.CO2(CO)→CuO | B.CaCl2溶液(HCl)→碳酸钙 |
C.NaCl(泥沙)→水 | D.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 |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无气泡,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可能依次是()
A.Cu、Zn、Ag | B.Fe、Cu、Mg | C.Zn、Ag、Fe | D.Mg、Al、Cu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