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秘物质的构成

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1)原子的构成:汤姆森、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根据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再用原子模型来表征原子的内部结构。

①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   。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   。如果你在当时的实验现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你推理获得的结论是   

②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的   模型。

③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   不变,   可变。

(2)分子的构成:十九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早期的分子学说,部分观点如下:

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观点2:单质分子由相同种类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类原子组成。

观点3:分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化学方法可使它解离。

观点4: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原子质量总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①按现代分子理论,观点1是否正确?   

②从元素角度谈谈你对观点2的认识   

③根据观点3,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下同),不变的微粒是   

④原子、分子质量很小,为计算和使用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结合观点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是采用以小比小使数值变大的计量原理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 1 12 的比值

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D.1个分子质量一定大于1个原子质量

(3)离子的构成: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①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写出金属锂(Li)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某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以钴酸锂( LiCoO 2)为正极,以碳素材料为负极。在钴酸锂中钴(Co)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物质组成分类,钴酸锂属于   

(4)万物皆原子,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图2是氢、氖、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你以氖气、氯化氢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为例,从原子直接或间接构成物质的角度,简要谈谈你对"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的理解。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物质的简单分类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化学反应的实质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小海同学准备配制10%的NaCl溶液,下图是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的序号表示小海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2)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下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_____。

(3)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 mL(水的密度为1g/mL)。
(4)量取水的体积时,小亮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完成化学方程式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工业用赤铁矿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E物质的一种用途
(2)C和D之间的反应需要高温条件,写出它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物质与变化。
(1)儿童缺可能会导致“佝偻病”。
(2)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人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3)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4)NaOH、Ca(OH)2、HCl、CO2、K2CO3五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反应共有个,根据这些反应可以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有(写出能与那几类物质反应)

Y 形管或 Y 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9中 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2)图10 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11 ) , a 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