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物质的构成
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1)原子的构成:汤姆森、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根据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再用原子模型来表征原子的内部结构。
①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 。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 。如果你在当时的实验现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你推理获得的结论是 。
②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的 模型。
③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原子的微粒 不变, 可变。
(2)分子的构成:十九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早期的分子学说,部分观点如下:
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观点2:单质分子由相同种类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类原子组成。
观点3:分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化学方法可使它解离。
观点4: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原子质量总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①按现代分子理论,观点1是否正确? 。
②从元素角度谈谈你对观点2的认识 。
③根据观点3,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下同),不变的微粒是 。
④原子、分子质量很小,为计算和使用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结合观点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是采用以小比小使数值变大的计量原理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 的比值
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D.1个分子质量一定大于1个原子质量
(3)离子的构成: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①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写出金属锂(Li)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某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以钴酸锂( LiCoO 2)为正极,以碳素材料为负极。在钴酸锂中钴(Co)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物质组成分类,钴酸锂属于 。
(4)万物皆原子,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图2是氢、氖、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你以氖气、氯化氢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为例,从原子直接或间接构成物质的角度,简要谈谈你对"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的理解。
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实验成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如果实验不成功,没有看到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两条):
(2)小明同学在上这节课时因为身体上的原因,听讲不太好,老师讲的有些问题没有弄清楚。希望同学们给与解答:
①小明只记得老师说该反应是放出大量热的,想知道在这个实验中从哪方面或现象上能够了解到是放热的?
②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能使人致死,其原因是否相同,为什么?
为研究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中间有红墨水的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同时放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当走过大庆油田时,你发现长久不熄灭的巨大“火炬”,“火炬”产生的黑烟飘向空中。其实那是为处理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燃气而造成的。看到这一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请从能源和环境两个角度谈谈你的观点。
怎么样防止黄豆、玉米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