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时能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蚁酸化学名称为甲酸(HCOOH),熔点为8.6℃,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两种物质;(2)常温下,氯化钯(PdCl 2)溶液常用于检验CO的存在:CO+PdCl 2+H 2O═CO 2+Pd↓(灰色)+2HCl。
探究Ⅰ:蚁酸的酸碱性
【进行实验】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色,结论: 。
【链接】当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你选择的是 (填字母)。
a.肥皂水
b.食醋
c.食盐水
探究Ⅱ:蚁酸的分解产物
【设计实验】常温下,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蚁酸应选择装置 (填"A"或"B");
【进行实验】将分解产物通入C处空瓶,实验中观察到D处瓶内出现灰色沉淀,结论:分解产物中有 ,同时可观察到C处瓶内的现象是 ,写出蚁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探究Ⅲ:产物的性质
【拓展实验】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关闭K 2,打开K 1,点燃酒精喷灯,F处玻璃管内的现象: ,结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此时H处瓶内无明显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在G处被完全吸收,分析该装置存在的缺陷: ;然后打开K 2,关闭K 1,Ⅰ处装置的作用是 。
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实验室有一瓶放置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样品,某研究小组对其成分和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2Na2O2 +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假设1:过氧化钠未变质;
假设2:过氧化钠部分变质;
假设3:过氧化钠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部分固体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的水,在试管口播人带火星的木条; |
固体完全溶解,木条复然 |
假设____ 不成立 |
② |
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 ____,振荡. |
有气泡生成 |
假设2成立 |
【提出新问题】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实验③: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定性分析】(1)由实验③可以确定①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③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由上述实验无法确定原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
【反思与提高】过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会变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如图是模拟海水制盐的流程
(1)为了证明第①步所加的Ca(OH)2溶液已过量,某同学取少量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向其中继续加入Ca(OH)2溶液,若(填实验现象),则证明Ca(OH)2溶液已过量.
(2)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对滤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还含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根据实验①②③的操作后,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由于在②中加入了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还仅含过量的.
猜想二:由于在①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只含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钙.
猜想三:由于②所加的过量碳酸钠在①之后,所加的碳酸钠把①中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全部除去,所以滤液中除了含有水和氯化钠外,还含有.
【验证猜想】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推断 |
1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 |
滤液中还含有 |
|
2 |
取步骤1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
滤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
【实验结论】经过兴趣小组的实验分析,推出猜想三是正确的.
【反思与拓展】为了使制得的精盐水只含有水和氯化钠,步骤④的作用是除去杂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要将精盐水继续提纯成NaCl晶体,应进行操作.
【定量计算】若用上述NaCl晶体配制溶液,取一定质量的该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AgCl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溶液质量.请计算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因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产生了兴趣,老师安排第一小组做除去NaOH溶液中Na2CO3的实验。第二小组同学做测定该混合物中NaOH质量分数的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知识准备】(1)氢氧化钠不能敞口放置的原因是:因为空气有___________;
(2)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之一是向样品中加盐酸,加入过量盐酸后看是否有气体生成,写出产生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样品溶于水,再向样品中加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写出产生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Ⅰ、第一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实验。其中合理的是___。
甲:适量稀盐酸
乙:过量KOH溶液
丙:适量Ca(OH)2溶液
丁:适量CaCl 2溶液。
Ⅱ、第二小组的同学讨论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OH质量分数的方案
【提出问题】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设计方案】小明同学:同学称取1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钙。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0.1g。“能否用小明同学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刚思考后,觉得不妥,理由是: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小刚和小明同学决定重新设计方案:称取8g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5.11%的稀盐酸,直至无气泡放出,刚好用去稀盐酸100g,测出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换算出二氧化碳质量为0.88g。
①求:8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有情提醒:操作和换算均正确)
②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没有用到盐酸的质量,计算结果为 73.5%;小刚利用了盐酸的质量,计算结果为 50%。你支持谁的计算方法,并说明理由:。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 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共7分)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华把一标有“生石灰干燥剂”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华与小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小华设计实验步骤是:取少量干燥剂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得出结论是:干燥剂中含有CaO;
小冬设计实验步骤是:取少量干燥剂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得出结论是干燥剂中含有Ca(OH)2。
(2)小明认为小冬的实验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然干燥剂中已有Ca(OH)2,小华又猜想还可能有另一种物质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华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