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寄东鲁二稚子 【1】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 【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
B. |
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
C. |
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
D. |
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
B. |
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
C. |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由金陵酒楼引发东鲁家园之思,过渡巧妙。 |
D. |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
(3)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习题。(11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从表现手法方面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题文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题文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①
寒山几堵②,风低削碎中原路③。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④。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①陈维崧(1625~1682) 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明亡(1644)时,陈维崧才20岁。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②堵:座。③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④轩举:意气飞扬。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鹰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曲①
张仲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此诗写闺中妇人夜思远方的丈夫的情形。②漏水: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秋夜?
赏析“秋逼暗虫通夕响”中“逼”字的妙处。
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