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     的实像。此时水透镜的焦距 f 的范围为        

(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烛移动到光具座上 40 cm 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        (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        (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用水透镜模拟爷爷的老花眼,如图乙所示,若爷爷不戴老花镜时恰好能够看到图中位置上的蜡烛,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安装上适当度数的老花镜的镜片,则爷爷将能看清蜡烛位置        (填“左侧”或“右侧”的物体。小明因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成了近视眼,应该配戴        (填“凸“或“凹”透镜矫正。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剑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器,测定自己制作的玩具小飞机所需要的电动机工作数据,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一端滑至另一端的过程中,两个电压表的读数与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大于 0 . 4 A 时,电动机转子才转动。

(1)开关 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滑至最   端(选填“左”或“右”);由图可知电源电压为    V ,其中   (选填“ a ”或“ b ) 是表示 V 1 A 变化的规律;

(2)求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在这个过程中,求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当电动机输出功率最大时,求电动机的效率。

近年来,人们致力于研发以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期望更加节能环保、安全而高效,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某成熟品牌的电动汽车,已知其质量恒为 m ,在水平路面上行进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不计空气阻力)。

(1)该汽车匀速爬上倾角为 30 ° 的斜坡时,汽车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斜坡长为 L ,爬坡速度为 v 1 ,求汽车爬坡所用时间;

(3)如果该汽车以 v 2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且牵引力的功率为 P ,行驶 t 2 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E ,求:在这个过程中,摩擦阻力大小及汽车的效率;

(4)若汽车在相同的水平路面上以 1 2 v 2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间为 t 3 ,试求牵引力在 t 3 时间内做的功。

在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设备,首先分别对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然后分析温度的变化量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   ,该实验是利用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法来改变水的内能,若被加热水的质量为 0 . 2 kg ,加热时间长 5 min ,温度升高了 50 ° C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已知 c = 4 . 2 × 10 3 J / kg C ;若某同学测出了加热前、后酒精灯质量的变化量为 m ,并利用上面测出的水吸收的热量 Q ,通过公式 q = Q m 计算出了酒精的热值,则该热值与实际酒精的热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   (选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   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据说,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教堂穹顶上的吊灯因风吹而不停地摆动。伽利略被摆动的节奏性吸引住了。他发现,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伽利略知道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于是便按着脉搏注视着灯的摆动,发现每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都相同。这使他又冒出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每一次摆动的时间还相等吗?回到宿舍,他用铁块制成一个摆,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尽管用脉搏测量时间并不精确,但已经可以证明他最初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等时性”。

后来,伽利略又把不同质量的铁块系在绳端做摆锤进行实验;他发现,只要用同一条摆绳,摆动一次的时间并不受摆锤质量的影响。随后伽利略又想,如果将绳缩短,会不会摆动得快些?于是他用相同的摆锤,用不同的绳长做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推测是对的。他当时得出了结论:“摆绳越长,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称为周期)就越长。

(1)他用铁块制成摆,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高度越高,铁块的   能越大,铁块运动到最底端时速度越   

(2)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   

(3)他用相同的摆锤,用不同的绳长做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推测是对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