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实验中:
(1)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 。
(2)在甲装置中,分别给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
(3)在甲装置中,用相同酒精灯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两种液体 相同。
(4)在甲装置中,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给 加热时间更长。
(5)乙装置中两个相同烧杯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灯中煤油和酒精的质量相等,进行“比较煤油和酒精的热值大小关系”实验,假设6分钟两种燃料全部烧完,实验数据如表:
加热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杯水温 |
25 |
27 |
29 |
32 |
34 |
36 |
38 |
杯水温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分析数据可知:热值较大的是 。
(6)通过实验数据直接计算出燃料的热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下图所示的是小明“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的实验器材,其中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
(1) 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到电路中去,共有种接法;铭牌中“20Ω”是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2A”是指滑动变阻器。
(2)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
(3)如果你还想同时观察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应在电路中再联一个电流表,且只需增加根导线。
小强和小琴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用电流表分别测出I=0.5A,I1=0.3A,
I2=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如图乙所示),下一步应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数据 |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数据 |
(2)他们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3)小强同学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小琴同学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你的判断是:同学得出的结论更加科学。这是因为小强仅得出了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之间的定性关系,而小琴在此基础上进而得出了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小强要测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1)当要闭合开关时,小强发现如图(1)所示电路还没有连接完整,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并将此时的电路图画在方框(2)中。
(2)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小强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由此求出待测电阻为Ω.
至此,小强说已经完成实验,同组的小聪认为不妥,因为.
(4)另一组的小玥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则该未知电阻RX的阻值为Ω,该电路的电源电压为V。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电阻R的电流I跟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R两端的,记下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I关系图象。
(3)上述实验中刚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中,张强同学分别按图甲、乙两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他将测量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测量处 |
ac |
ab |
bc |
电压(V) |
2.5 |
1.2 |
1.3 |
表二:
测量处 |
ab |
cd |
ef |
电压(V) |
2.5 |
2.5 |
2.5 |
(1)表二数据是根据图(“甲”或“乙”)电路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
(2)分析表一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分析表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3)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改进方法.